共青团吉林大学委员会

首页

团学快讯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解读——第三十五期吉林大学鼎新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11-05  点击:

113日,由校团委、青年文化书院、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三十五期吉林大学鼎新青年论坛《记忆,以文学之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解读》通过腾讯会议成功召开。近千名师生线上参加,共同探索文字之美。论坛由公共外语教育学院院长潘海英教授主持。

论坛邀请了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朴玉担任主讲嘉宾。朴玉首先从提名人资格、评价标准等方面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流程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朴玉详细讲解了以“记忆”为创作关键词的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的文学创作历程,着重讲述了安妮·埃尔诺如何以记忆为切入点,呈现对自我、人生和社会的多重哲思,以及艾尔诺的文学创作如何运用零度写作的风格。最后,朴玉对诺贝尔文学奖热的背后如何看待作品中所涉及的不同文化表达、如何辨识西方作家的异文化书写、如何看待作品中所涉及的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冷思考”。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刘淑玲,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夏文静、陈云哲,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王汝蕙担任讨论嘉宾。刘淑玲分析了近年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增加、女性写作在世界文学中的影响力增强的趋势,并以王安忆为例指出记忆是作家创作的精神食粮。夏文静通过介绍近年几位诺奖得主们对记忆呈现的不同形式,说明获得诺奖的作品具有形式与内涵对立统一、创作技巧与思想内涵对立统一的特点。陈云哲简要介绍了平安时代女性作家紫式部创作的《源氏物语》中体现出的日本式浪漫的物哀思想与传统美学的集体记忆,以及日本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接受与记忆。王汝蕙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解读了《悠悠岁月》中作者如何将个人烦恼与集体制约联系到一起,以及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刻画。

在交流分享环节,与会师生还就如何看待诺贝尔文学奖与大众文化市场的关系、是否可将安妮·埃尔诺定义为女性主义作家、如何看待小说参与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思考、中国当代文学如何走向世界等一系列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次诺贝尔奖解读系列论坛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与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圆满落下帷幕。


相关图片:


上一条:吉林大学召开第二十七次学生代表大会
下一条:共青团吉林大学第十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吉林大学团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