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吉林大学委员会

首页

基层动态

“五育赋能,心向阳光”——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现场活动正式开启!

发布时间:2025-05-20  点击:

活动介绍

五月的风在枝头写下五首散文诗——

第一首关于德,是贝母碎片拼贴成的绚丽,也是拓染棉布上留下的草叶的掌纹;

第二首关于智,是午后阳光里破解的心理谜题,也是积木叠成摇晃的达芬奇桥;

第三首关于体,是青铜投壶的箭尾轻颤,也是踩爆气球的声响驱散的压力云;

第四首关于美,是干花与黏土捏出的夏天,也是色彩在画布上流淌成情绪的河;

第五首关于劳,是玻璃瓶里苔藓的缓慢呼吸,也是素白扇面浸染出的独一无二的银河。

这个5.25,我们邀你推开五扇门——不必做完美的解题者,只需在德智体美劳的交响中,听见自己心跳的节奏。

五育融荷风,修身以礼;千年承夏韵,养性惟和。值此夏光明艳之时,让我们共同开启“五育赋能,心向阳光”吉林大学2025年“5·25”(我爱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育润心,立德树人。真正的成长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培育完整而丰盈的心灵。当德智体美劳与心灵成长同频共振时,每一个生命都将绽放独特的光芒!

活动亮点

以德育心

德育起源于中华文明早期对伦理秩序的追求,西周时期以“礼乐之教”为核心,儒家思想将其系统化为“仁、义、礼、智、信”五常 。其必要性在于培养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价值观引导抵御不良风气,正如司马光所言“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强调德才兼备对社会稳定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以智慧心

智育根植于西周“六艺”中的“书数”教育传统,近代融合西方科学教育体系 。其核心目标是发展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系统知识传授解决实际问题,如墨子“志不达者智不达”所言,智力需志向引导以应对现代社会复杂性。

[1] [2] 下一页


下一条:筑梦高校·共赴未来 | 三方学子共赴吉林大学开展研学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