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吉林大学委员会

思想引领

青马风采

新闻中心

“青马学员带你学党史”第二十五期——黄大年精神

发布时间:2021-11-27  点击: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吉林大学青马学员带你学党史第二十五期,本期给大家讲述的主题是:黄大年精神。

2017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天让我们再次穿越历史的长河,一同追寻吉林大学地学人才典型代表黄大年同志的人生轨迹,深刻感悟黄大年精神。



个人简历


黄大年(1958年8月28日—2017年1月8日),男,汉族,广西南宁人,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曾任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首任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大年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1975年10月参加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底,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3月1日,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2019年9月25日,黄大年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生平经历

1958年黄大年出生于广西南宁,后随父母下放到偏僻山村。高考前一天,他走了近一天的山路,才走到20公里外的考场。

197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就读于应用地球物理系,完成本硕学业的他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他的同学毛翔南至今仍珍存着1982年黄大年写在本上的赠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1992年黄大年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当时30个公派出国留学生中的一员。出国前,黄大年坚定地对同学说:“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

1996年,黄大年获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

黄大年曾在英国剑桥一家航空地球物理公司进行地球物理探测领域的深入研究。他带领团队实现了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

在海外的十多年间,他学医的妻子成立了自己的诊所,女儿也学业有成,一家人生活安逸。但黄大年从未忘记自己对祖国的承诺,他总是惦念着母校,经常回访交流,以拓展师生们的国际视野。

随着国家在重点领域引进高端人才,重点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的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归国创新创业。黄大年得知消息后,毅然说服家人,辞去职务。

2009年底,黄大年担任母校吉林大学全职教授,并被选为有关地球探测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这个项目以吉林大学为中心,组织全国400多位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科技人员,开展“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和“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两个重大项目攻关研究。

2016年,由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验收会上,他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6年的刻苦攻关,取得的成果入选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与屠呦呦等多位著名科学家的成果并列上榜。

回想一路艰辛,黄大年曾淡然地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骄人成果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归国7年多来,黄大年担任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经常工作到凌晨,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他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常常忘了睡觉、忘了吃饭。甚至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种工作状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2016年11月29日凌晨,黄大年又晕倒在出差途中。回到长春,单位强制安排他做了检查,可还没出结果,他又跑去北京出差。回到长春还没来得及休息,黄大年就拿到了住院通知:胆管癌,住院治疗。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去世,年仅58岁。




精神感悟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无论身在何处,黄大年同志始终心系祖国,秉持科技报国理想。“国家在召唤我们,我应该回去!”在他心里,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是不变的信条,祖国需要就是最高需要,服务国家就是最好归宿。心有大我,就不会囿于小我;胸怀至诚,就会选择奉献担当。

正因为这样,在2009年12月,黄大年毅然放弃了在英国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全职回到母校任教,为了科研创新没日没夜地埋头苦干,为了国家的事业奉献聪明才智,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对于为什么“毅然回国”,在一封给校报记着回复的邮件中,黄老师这样写道:“我是这片土地哺育出来的炎黄之子,能够越洋求学获取他山之石仅是个偶然,回归故里才是必然,这与我寻梦般的追求有着魔力般巧合对接。”对祖国的大爱,是黄大年心中最炽热、最真挚的情感力量,更是他最质朴、最深沉的行动表达。一个人应该怎样爱国、如何报国,黄大年为我们树立了价值标杆和光辉榜样。

回顾黄大年同志58岁的生命历程,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他是有浓厚家国情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重道义、勇担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也是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教师职业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充分肯定,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激励和鼓舞;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的鼓舞和鞭策,饱含对教育科技工作者的重托与期待,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弘扬黄大年精神上做出表率、干出实绩,奋力谱写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高度概括了黄大年同志始终心系国家人民的大我情怀,矢志创新敢为人先的大家风范,生命不息创新不止的昂扬斗志。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中国精神,伟大的征程需要伟大的中国力量。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崇高品格激荡人心,为我们砥砺奋进、振兴中华提供了宝贵精神力量。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让敬业奉献成为价值追求,让崇德向善蔚为社会风尚,我们就能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

黄大年老师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色精神正是体现了吉林大学的那一份奉献,敬业,执着的精神。如今,黄大年精神已经成为了激励吉林大学师生们守正创新、发愤图强的重要精神力量,吉大人必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继承黄大年同志未尽的事业,践行黄大年同志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本期讲述人介绍


李润泽,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级本科生,吉林大学2020级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现任吉林大学学生会综合事务部负责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曾获国家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社会实践奖、社会工作奖)等,获评校优秀学生、吉林大学五星团员、吉林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社区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吉林赛区二等奖等学科竞赛奖项。积极参加各项科研活动,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目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00小时。



音频:李润泽

音频处理:刘嘉明

文案来源:中国共产党党史、吉林大学校史

文案整理:胡旭歌、李欣彤

文案校对:刘奔腾、林毅

封面、排版:施政

审核:刘奔腾、李慧婷

指导教师:张大权


上一条:青马学员寻访活动 | 第六期
下一条:青马学员寻访活动 | 第五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