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软件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团中央和校团委号召,于2019年7月开展以“喜迎建国七十载,百年五四薪火传”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首都北京开展调研,了解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社会发展成果,人民生活水平的现状。同时,通过随机实地采访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当今青年思想状况。
一、
为弘扬五四精神、探讨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新中国发展变化的看法, “求实”小组于7月14日上午开展了“建国七十载,百年五四薪火传”问卷调查活动。地点定在旅馆、地铁出入口和中国国家图书馆附近。

在问卷调查活动前,组长将组员分成了三组,在旅馆附近试点,进行采访,观察调研效果。
之后我们动身出发去地铁出入口和国家图书馆门口附近继续我们的问卷调查,顺利完成了约定的任务。
在深入与居民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今社会对五四精神的宣传是有一定的欠缺。接受调研的一位老奶奶说道:“一年也只有五月四号这一天才会去宣传、弘扬五四精神,这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感受到祖国人民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飞速发展成果感到的自豪,他们认为这一切离不开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二
7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中关村,北京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在调研实践过程中,去中关村了解中国新科技水平,了解时代发展热点,有利于加强我们对未来就业的认识。
分别听取了互联网公司招聘官、创业公司负责人、证券行业资深专家等前辈关于互联网时代升学、求职、就业等方面的经验和建议,我们了解了互联网面试应聘和工作中的思路和技巧、互联网当前就业招聘形势、互联网当前创业方法和思路、国企和传统IT通信行业当前就业形势、区块链创业形势和思路和证券行业就业形势和思路,对近些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本次实践访谈活动,我们对国家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规划。同学们也立志在将来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我国互联网行业的更加快速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
7月14日晚间,为了总结当日上午的问卷调查成果以及分享下午的中关村实地走访调查和交流感触,同时为了让队员们更清晰地感受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更深入地理解五四精神和新时代青年的时代担当,在队长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开展了以“建国七十载,五四一百年”为主题的党课。
我们的实践团队中,队员杜维康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对象,赵岩、赵庆阳等四人为入党积极分子。在队员杜维康的倡议下,我们集中观看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重要讲话。

在讲话中,总书记号召我们要牢记五四历史,传承五四精神。同时,总书记在讲话中号召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
通过本次主题党课学习,队员们都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有了更清晰更切身的认识,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
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搏,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它不仅是百姓们出入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许多社会生活的印记。因此,实践团队于2019年7月15日选择南锣鼓巷的胡同作为我们的调研地点,与当地百姓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以期获得对北京胡同以及历史变迁的更加真实和深刻的了解。
我们本次采访的对象有三位.一位是年事已高,老家在安徽的老奶奶.在采访过程中,她恳切地对我们说:”共产党好啊,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老人的一句“共产党好啊”说出了群众的心声。老人还说道,她的几个孩子都是机关单位,孙子都去当了兵.她一直教导他们,“要听共产党的话,要为党做贡献.”奶奶是从一九四九年前走过来的人,对过去的日子,她有感触;一九四九年后,是党帮助她过上了吃饱穿暖的日子,她发自内心的感恩,感恩共产党。老奶奶说“共产党好”,是因为奶奶从切身感受中真正感悟到了共产党好。党风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第二位采访对象是一位84岁的朴实的老奶奶,曾是一名医生,一九四九年前就住在胡同里了.当我们问及她,北京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奶奶感慨道:”北京这些年变化太大咯,说也说不完...”奶奶提及,交通特别方便,老人的社会保障,有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等.从奶奶朴实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她为祖国的日益强盛倍感自豪。

第三位是一位大叔.他主要向我们讲述了胡同的悠久历史.在大叔的讲述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胡同,是北京故事的脉络,也是人文历史遗迹真正的传承者。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切身实地感受着北京的胡同生活,感受胡同在建筑上的独特魅力,对居民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次采访,不仅仅是对提高自己与人交流的能力的一次锻炼,而且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首都的飞速发展,党在老一辈群众中的光辉形象,感受祖国实力的强盛,为新时代的新发展助力。
五
7月15日同时,李广鹏同学前往北京大学,即五四运动发源地一探究竟,感受五四力量。
“由东门入校后,我便在北大同学的引领下,开始寻访这座百年名校中有关五四运动的点点滴滴。
沿着进入东门后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走了不远,就见到了当年五四运动时北京爱国学子的集会地:北京大学五四体育场。漫步体育场中,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那群情激愤的游行队伍从这里集会宣讲出发的情形。

和北大的同学交流,现在每到晚间,这个体育场上总是会有成群结队的北大学子前来跑步锻炼。五四运动爆发至今已有一百年整,一百年的时间,北大校园的建筑、风貌也许改变了许多,但是北大人心中的五四精神却代代相传。如今的北大学子,在这方操场上锻炼身体,正是想要在未来为祖国的建设时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听着同学在旁边的讲述,我看到了五四运动在如今北大人心中的传承。
在参观完体育场后,北大同学带着我去北京大学校史馆继续参观,在那里,有着北大关于五四运动的完整记忆和真实的历史文物。

进入校史馆,我们参观了“北京大学百年校史陈列展”。校史陈列展生动再现了北京大学所走过的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历程,系统展示了北京大学从京师大学堂时期,经历五四运动时期、西南联大时期,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百余年发展史,对北京大学在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在五四时期思想学术蓬勃发展的辉煌历史进行了深入阐述。
我深切感受到了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更深刻理解了北大所走过的历程也是在为国家和民族不断探索、奋斗和创新中前进发展的历程。”
六
7月16日上午,也就是时间的最后一天,为感受近年来科技发展变化,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中关村的中国AI+产业社区,我们参加了由华夏幸福中心举办的智慧城市展览。


在进入展区前,工作人员通过一段关于该园区的介绍视频,向我们展示了华夏幸福产业园区的相关项目的进展。在展区内,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见识到了很多创新科技的成果,例如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等前沿科技成果,让我们看到科技正在一步步改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展览结束后,我们参观了华夏嘉善联合孵化中心,亲眼看到公司内部程序员的紧张忙碌却又充实的工作状态,了解到人工智能产业目前发展状况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对日后的IT行业的就业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本次实践调研活动,我们看到了平时只能在网上看到的科技成果,满足大家好奇心的同时联系到我们所学专业,我们真正认识到了现代科技的力量。
七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开端,为了切身感受五四运动,我们于7月16日下午来到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依托原北京大学红楼建立,红楼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活动地。之后我们去了另一栋关于鲁迅先生生平陈列的小楼,“鲁迅生平陈列”用了大量的实物,全面地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平。展厅一层中心展区有四个主题形象:“什么是路”、“铁屋中的呐喊”、“麻木的看客”和“这样的战士”。

记忆可以尘封,历史不应遗忘。富有生命力的先进思想文化必将带领我们走向一个又一个繁荣昌盛的发展道路,挺起民族的脊梁。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必须也必将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华文化的发展找到历史的支点和起点。
八
兜兜转转下来,以“喜迎建国七十载,百年五四薪火传”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就正式结束了。我们严格按照学校要求,深入开展宣讲、调研、访谈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各抒己见,共同研讨中学习党团精神;在不断地探寻发问,深思熟虑中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在主动访谈,愈战愈勇中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通过了解新兴产业,感受科技力量拓宽视野;在与界内优秀人士的沟通中明确自己的未来方向;在组员相互讨论中,凝结众人的智慧结晶。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及海内外华人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华儿女正式踏上了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伟大征程。
抚今追昔,挖掘峥嵘历史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也告诫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与国同梦”是坚持,是信仰,是久久不变的情怀。正如习近平所说:“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愿未来的我们自立自强,不断进步,借鉴反思,在自己的康庄大道一路向前!
吉林大学软件学院求实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