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将“脱贫攻坚”工作与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7月23日下午,由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经济学院20名学生组成的吉林大学2019年暑期“精准扶贫”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吉林省通榆县的征程。
受吉林省通榆县副县长戚英喜、县委副书记王海东委托,在学校团委和工会的大力支持下,由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李恩老师指导,吉林大学2019年暑期“精准扶贫”社会实践团队被分成5个调研小组,分别与吉林省通榆县贫困村实现村村对接,开展产业规划调研,为通榆县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吉林大学2019年暑期“精准扶贫”社会实践团队于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五一村合影
7月24日上午,社会实践团队一行前往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五一村、榆林村、羊井村开展集体产业规划调研。在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李恩老师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通榆县边昭镇边昭村驻村第一书记宋高峰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团队对产业规划有了深入了解,奠定了接下来调研工作的良好基础。


吉林大学2019年暑期“精准扶贫”社会实践团队开展集体调研活动
7月24日下午,实践团队以组为单位,深入贫困村开展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在当晚的座谈会上进行了总结汇报。会上,同学们提出了自己对乡村精准扶贫规划的建议和设想,并初步确定了以种植业、畜牧业、棚膜经济、牧业小区等产业模式为乡村“精准扶贫”的规划方向。

调研首日,吉林大学2019年暑期“精准扶贫”社会实践团队召开交流座谈会
会上,通榆县扶贫办副主任孙瑜向师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赞扬了同学们的优秀表现和工作热情。他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通榆县的基本概况、优势产业和贫困原因,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为贫困村编制产业规划的信心和决心。会议持续了近3个小时,进一步为同学们理清了工作思路和规划重心。

吉林省通榆县扶贫办副主任孙瑜在座谈会上向同学们介绍通榆县概况
接下来的3天调研过程中,师生们继续本着“产业选择精准、项目设计精准、支持方向精准、扶贫对象精准、实现靶向脱贫”思路,将编制乡村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作为主要任务,高效率、高质量地走访、调研了吉林省通榆县兴隆山镇、双岗镇、新华镇、瞻瑜镇、乌兰花镇、边昭镇、开通镇、鸿兴镇、团结乡、什花道乡、苏公坨乡、向海蒙古族乡、包拉温都乡、新兴乡、八面乡、新发乡共计8镇8乡90个贫困村,顺利完成了本次产业规划调研的既定目标。




吉林大学2019年暑期“精准扶贫”社会实践团队展开分组产业规划调研
自2013年接受教育部“定点扶贫吉林省通榆县”任务以来,吉林大学始终以“智力帮扶”为核心,依托高校优势,开展了具有吉林大学高校优势和特色的“精准扶贫”工作。本次贫困村产业规划调研,既为同学们提供了锻炼能力的平台和契机,又为高校师生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地方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吉林大学2019年暑期“精准扶贫”社会实践团队于吉林省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向海村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