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吉林大学委员会

首页

丰碑礼赞

丰碑礼赞 | 杨振声:蕴藉风流,蜚声杏坛(第二辑 第46期)

发布时间:2022-06-20  点击:

2022年,我党将召开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喜迎二十大,矢志跟党走,回望波澜壮阔奋斗历史,砥砺伟大复兴时代征程

五四前锋,赴美学成归国;不辞辛劳,一生诲人不倦。平易近人,豪爽豁达,为师生挚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杏坛楷模。捐赠藏书为教育后世青年;吾辈当铭记于心毋愧先贤!


人物简介

杨振声(18901956),山东蓬莱(今蓬莱市)水城村人,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教授,《新潮》杂志创办人之一,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代表作有白话短篇小说《渔家》、长篇小说《玉君》。1919年,杨振声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专攻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获博士学位。1924年,他回到祖国,投身于教育事业,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前身)校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东北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等职。1956年,杨振声病逝于北京,终年66岁。临终,他唯一的遗嘱是将其全部藏书(2379册)捐给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图书馆。

                                               


一、直面社会,蜚声文坛

1915年,杨振声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他和新潮社的同学一起,见证了新文化运动的风起云涌、躬逢其盛,他拿起手中的笔,进行新文学创作。从19193月开始,他的小说在《新潮》杂志上发表。《渔家》《一个兵的家》《贞女》《磨面的老王》等直面社会问题的小说,激浊扬清、特色鲜明。他先后撰写了一批反帝反封建、暴露旧社会黑暗、反映工农大众疾苦的文艺作品,鲁迅称他是极要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家

1924年杨振声留学归来,他一踏上祖国的大地,就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地气。这一年,他创作了《玉君》。这部反映冲破封建樊笼的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轰动一时。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的《阿Q正传》之后较早发表的中篇小说之一。杨振声的这篇代表作,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赴青到职,兼容并包

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发生后,省立山东大学停办,南京政府下令将其改建为国立青岛大学。经教育家蔡元培举荐,19305月,杨振声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

杨振声思想进步、富有远见,十分重视师资力量。他效法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方针,广聘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如闻一多、梁实秋、黄敬思、黄际遇、汤腾汉等来校任职任教。他延聘教师十分严格,特别注重学术水平,聘任的都是在各自的领域大名鼎鼎、学有专长的大家。一时间,学者名流云集、人才济济、灿若群星,国立青岛大学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

三、重视教育,提升质量

杨振声对学校教育有深刻、精辟的见解,十分重视办学质量。

杨振声组织制定了国立青岛大学的教学规则、校风校纪、考试规则等规章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制定学则,实行严格的学分淘汰制。作为一校之长,他还坚持以身作则、严守纪律,认真执行校务会议的各项决议,遇事从不任性处理。他说:“要学校有法纪,第一个得先从校长做起,校务会议的决议案,校长是第一个负执行责任与遵守的义务的。”

当时,学校布告多是固定格式,杨振声独出心裁,曾将布告填成诗词发布出来,吸引了许多人围观。据臧克家回忆:“在文艺方面,‘青大’称得起当代文苑的一角。校长是‘五四’时期的老作家,写过《玉君》的杨振声先生。他为人民主,风度翩翩。在布告里时常看到他用俊秀的草书亲笔写的布告。用的是四六句,很有风趣。”

此外,杨振声还认为,设备完善是办好一所大学的起码条件,所以他对教学设备极端重视,提出勤俭办学的方针,用节省经费来补充设备费,逐年添置教学设备。杨振声校长特别强调图书馆和实验室的作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其关注至极。他认为大学不仅要有好的老师,“基础的基础在图书”。他既关注图书的数量与质量,又很强调管理与利用的重要性。对于实验室,他则认为:“近代科学而不由实验入手,犹之农夫不操耒而云能耕,木匠不亲绳墨而云能量,同是一样的荒唐。”因此,他不仅利用节支之款采购大批图书和先进仪器,而且还建造了一座科学馆,使之成为学校的实验中心。

四、诲人不倦,甘当“人梯”

在培养人才方面,杨振声先生甘愿作“人梯”,善于当“伯乐”。他常常亲自授课,平时经常与学生们在一起,对学生们十分熟悉。他平时或穿西装,或着大褂,经常手中拿着一个大烟斗,长方形的脸上,经常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潇洒大方而又平易近人。当时,经常有学生到他的住处去拜访他,谈创作、求学问,他总是热情接待,娓娓不倦,使人如沐春风。

杨振声还是著名作家、翻译家萧乾挚爱的恩师。据萧乾回忆,杨振声曾在他迷茫时,为他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在他走投无路时,向他伸出过援助之手。在杨振声去世几十年后,萧乾依然非常怀念杨先生。

杨振声为人正直、廉洁、谦虚、热情,潇洒大方而又平易近人;他思想开明、热爱祖国,始终保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他雍容大度、高瞻远瞩,他谦虚诚恳、廉洁自持。他的许多办学主张和做法,至今仍然值得我们研究和汲取;他的为人处世和高风亮节,也始终值得我们尊重、敬佩和学习。

从中共一大到二十大人民群众与党员先锋一道谱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史吉大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喜迎二十大,坚定跟党走我们始终牢记求实创新,励志图强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上一条:丰碑礼赞 | 王惠岩:丹心书赤诚 典范永留存 (第二辑 第47期)
下一条:丰碑礼赞 | 张维达:培育英才,传递薪火(第二辑 第45期)

关闭